在利物浦意外以0比1败给诺丁汉森林之后,新任主教练彼得·斯洛特成为了外界猛烈批评的焦点。球迷和媒体纷纷指责他的战术选择和针对比赛形势的调整。然而,这样的批评真的公平吗?
著名体育评论员韩乔生指出,斯洛特在战术上并未能与对手保持均势,特别是在比赛中段的重要换人调整上出现了失误。比赛中,明星球员穆罕默德·萨拉赫的状态明显下滑,但斯洛特仍让他踢完全场。而替补出场的达尔文·努涅斯和科迪·加克波几乎没有给球队带来任何有效的贡献。此外,柯蒂斯·琼斯和康纳·布拉德利在场上的表现也微乎其微。
然而,分析多个因素后,我们发现问题远不止于此。在第61分钟,斯洛特做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决定——将阿莱克西斯·麦卡利斯特换下场。这位被誉为“年轻梅西”的球员离场后,利物浦中场失去了控制,进而被诺丁汉森林彻底压制。小麦的下场,使得利物浦的整体攻击力和防守力大幅削弱,有球迷甚至评论道:“小麦显然是球队中无可替代的核心。”
不过,从长远角度看,斯洛特的决定并非完全错误。麦卡利斯特虽然年仅25岁,正值巅峰,但正因为他的频繁出场及高强度比赛,身体出现疲惫和潜在伤病风险也在所难免。在过去几场英超联赛中,他出场时间基本满场,与其他球员相比,他的跑动距离甚至高达33.9公里,位居英超第四。从健康和战略出发,为即将到来的与AC米兰的欧冠比赛做准备,为麦卡利斯特适当休息是有其合理性的。尽管记者法布里奇奥·罗马诺指出他的伤情并不严重,但一些潜在风险却是不可忽视的。如果因为这次调整而全面责怪斯洛特,未免有失公允。
反观俱乐部高层的管理问题,才是利物浦深陷困境的更大原因。近年来,球队的投资显得相对吝啬,导致斯洛特在引援和调配上捉襟见肘。相比之下,曼联的埃里克·滕哈赫则幸运得多。不仅拥有充足的财政支持,还能在引进球员方面拥有最终决策权。虽然球队战绩不尽如人意,但他仍然可以灵活调整阵容,打造属于自己的豪华战队。
因此,在新赛季初期就对斯洛特进行如此严苛的批评并不恰当。斯洛特需要时间去适应和调整球队的战术体系。如果未来他仍未能改善球队战绩,才需要为此负起责任。利物浦球迷也应认识到,现阶段的球队投资规模和实际实力,相比于克洛普时期已经有所下降,因此应更现实地设定目标,如争取联赛前四和欧冠打入八强。毕竟,像菲利佩·库蒂尼奥高价转会巴塞罗那的奇迹并非每年都有,而球队整体实力的稳步提升才是王道。